苏州风水大师龙德:風水理論新詮(五)

第六章 結語
本論文主要探討傳統風水理論的內涵與本質,在探討的過程中,發現風水和古代文明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不能視為一種迷信。

眾所週知,古代的民眾大都以耕種為主,他們的生存和四時氣候的變化,兩者息息相關。其中雨量的多寡更是關鍵因素,雨量不足和雨量過多,都會造成旱災和水災,所以先民對自然力量的平衡和諧是很重視的。由於先民看天吃飯,而天具體表現在大自然的「風」和「雨」,亦即「風」和「水」。由此可知,風水的意義,有它悠久的歷史背景,並不單純和安葬有關。換句話說,傳統風水和中國農業文化的發展相當密切。風水是先民心目中支配大自然的兩大力量,有著歷史的嚴肅背景和深刻意義。我們今日所談的風水,大都是變了質的風水,成了神秘、功利和迷信的術數工具,和它原來的本質,相去不知幾千里。

本論文嘗試回歸風水的本來面貌,企圖使風水理論對現代社會產生積極性的作用,這只是一種粗淺的探究工作,還只是個開端。要強調的是,風水是一種對於自然細密的觀察及實際生活經驗的產物。雖然摻雜了許多玄學的成分和迷信的色彩,它的實質內涵不外是在選址方面對地質、地文、水文、日照、風向、氣候、氣象、景觀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環境因素,做出或優或劣的評價和選擇的準繩,以及所需要採取相應的規劃設計的措施,從而達到趨吉避凶納福怯禍的目的,創造適於長期居住的良好環境。要注意的是:一個城鎮、聚落,及至住宅地點的形成發展及興衰,主要是由地理、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等多種因素所影響,自有其客觀的規律,並非都能納入或符合「風水」的理想模式,即使符合了理想的風水模式,也不見得會產生上述趨吉納福的效果。不過,大陸與台灣的學者們堅信,若能剔除風水玄虛迷信的糟粕,一定可以發現其中某此合理的成分,這些合理的成分,對現代景觀設計或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積極性指導或啟發作用,所以面對風水不宜一味地批判拒斥,而應以虛心客觀研究的心態,探究其真正的內涵與精神。

其次,筆者要提出來的是,本論文雖然對風水採取肯定與正面的評價。不過,風水畢竟是傳統農業社會的產物,以現代社會觀之,它有以下幾點需要大家一起研究改善,這也是本論文未來研究方向。

風水理論所強調的「氣」,在現今的科學知識水準仍無法有效地證明,也因此大部分的科學家均抱持懷疑的態度。
風水理論在實踐過程中,欠缺明確、按步就班的實行步驟或流程,因此在基地選址時,太過依賴風水師的主觀判斷,欠缺系統性與客觀性。
所謂風水福地的勘定與選擇,大部分是屬文字上的描述,很難以「量化」方式,發展乙套準確的規範,因比無從證明其「信度」與「效度」。
風水理論中術語充斥,內容大都太過艱澀難懂,一般人難以理解運用。留給風水師很大的解釋空間,以致使得風水家上濃厚的神秘色彩,擺脫不了迷信的批判。
風水理論主張理想空間,應該「山環水抱」形成一個半封閉空間,不過這樣的半封閉空間模式,應用在現代住宅區、休閒遊憩區、都市商業區,乃至一般廟宇、墳地,是否有所不同,能否發展出新的風水理論?
最後,本論文再三強論,傳統風水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為基礎,最重視順應自然的道理,但是如何順應自然?卻未提出明白易懂,適於實踐的原則,所以文末謹以瑞典環保組織所提出的四個基本環境定律,提供讀者參考,同時也為本論文未來的研究,開啟另一個研究取向:
自然資源禁不起持續不斷被耗用,因此要有所節制愛惜使用。
自然不能持續無限承受不能分解的人造物質,因此必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不能分解的人造物質。
自然不能承受超乎其再生能力的資源使用,如森林砍伐超過再生能力,所以資源必須儘量回收再利用。
生活要儉樸不可持續浪費,養成能「節流」時儘量不要「開源」,當能「回收」即不可任意「廢棄」。

註釋:

  • 尚廓,「中國風水格局的構成、生態環境與景觀」,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地景企業公司,頁三二。戚衍、丹宇,「景觀建築學、生態建築學與風水理論辨析,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一),頁三○-四七,民國八十四年。
  • 高友謙,中國風水,中國華僑出版公司,頁一○七|一四八,西元一九九四年。
  • 漢寶德,「風水-中國人的環境概念架構」,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二卷第一期,頁一三三|一五五,民國七十六年。韓可宗,景觀風水理論基礎,地景企業公司,民國八十四年。
  • 蔡穗,「風水的空間結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二十一期,頁九三|九五,民國八十二年。
  • Michell, E(1984),Feng-Shui, The Science of Sacred Landscape in Old china, P.112-114,台灣師大學苑翻印。
  • 李約瑟原著,范為譯自《中國之科學與文明》,「李約瑟論風水」,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牞地景公司出版,頁一六六。
  • 堀憲二原者,文炯譯自﹝日﹞《建築雜誌》一九八五年十一月號,「風水思想和中國城市」,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牞,地景企業公司,頁一七七。
  • 蔡達峰,歷史上的風水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頁五七|一四○,西元一九九五年。
  • 本文所引郭璞《葬經》原文,請參考婁子匡主編,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藏書專號堪輿篇,郭璞,《古本葬經》,東方文化公司,民國六十六年。
  • 何曉昕,風水探源,博遠出版公司,頁一七|二六,民國八十四年。另參考施邦興,《葬經》中的風水理論,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八年。
  • 宋韶光,為你解風水,時報文化公司,頁七,民國八十二年二版十二刷。
  • 詹石窗,道教風水學,文津出版社,頁一|八,民國八十三年。同註柟,頁三七。
  • 李亦園,「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企業行為」,漢學研究,第十二卷第一期,頁三|九,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抽印本)。另參考張淵量,「風水與人的關係」,江西文獻,第九十二期,頁四二|四四,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 見拙著,「淺析風水與環境」,環境教育專刊,第十期,頁五四|七○,民國八十五年。
  • 郭中端,「風水:中國的環境設計」,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牞,地景企業公司,頁一七一,民國八十四年。
  • 轉引自王玉德,中華堪輿術,文津出版社,頁三七|三八,民國八十四年。
  • 梁雪,「從聚落選址看中國人的環境觀」,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二),地景企業公司,頁四一,民國八十四年。
  •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時報文化公司,頁六四,民國七十六年。
  • 同註。
  • 轉引自李人逵,李人逵談風水,時報文化公司,頁八八|八九,民國八十一年。
  • 同註,頁六一。
  • 同註,頁六二|六三。
  • 漢寶德,同註柸,頁一二三|一二五。
  • 見拙著,「清明談風水」,民眾日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五日,五版學者專欄。又參考王其亨、馮建逵,「關於風水理論的探索與研究」,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牞,地景企業公司,頁一|一二,民國八十四年。另可參考矢建國,易居天地-氣與水的原理,明文書局,頁一|七六,民國八十四年。
  • 徐蘇斌,「風水說中的心理場因素」,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牞頁五一|六一,地景企業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徐芳斌引用何祚庥。「氣與量子場論中的場相似」的觀點,讓為「氣」接近現代科學所說的「場」。「氣」在風水上是指一理想而完整的「心理空間」。
    同註枹,頁五五|五六。
  • 有關此點可參考馬志欽,「生命的韻律,地磁與風水」,科學月刊第二十一卷第五期,頁四一五|四二三。
  • 張惠民,風水與科學,學鼎出版公司,頁四二|六三,民國八十二年,另請參考「圖解量子力學」,牛頓雜誌,一九八九年七月號,第七卷第二期,頁九四|一一五。
  • 同註柧,馬志欽,頁四一八|四一九。該論文指出,生物物理學家研究証實,人類的腦波不僅對地磁的微波脈動有反應,這個反應的程度還與受測者的頭部及地磁場的方向有關。
  • 張惠民認為多吸收這種微波能開發人類智慧,所以中國人常說:「地靈人傑」,誠非虛語。
  • 汻戚衍、范為,「古城閬中的風水格局|淺釋風水理論與古城環境意象」,王其亨主編,風水理論研究,地景企業公司,頁一二三,民國八十四年。另參考張淵量,「風水與人的關係」,江西文獻九十二期,民國六十七年四月,頁四二|四四。兩篇文章皆強調風水是自然環境的研究與設計,是尋求人類最理想的活動空間,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
  • 同註,頁一六九|一七一。
  • 同註,戚衍、范為,頁一○○|一○四。
  • 同註,韓可宗,頁三六|三七。
  • 戚衍、范為、同註柷,頁一○○|一○四。另參考王其亨,「風水形勢說和古代中國建築外部空間設計探析」,王其亨,風水理論研究灱,頁九三|一二五,地景企業公司,民國八十四年,本文提出風水「形勢說」說明理想住居的環境。又漢寶德,「風水宅法中禁忌的研究」,台大城鄉研究學報,第三卷第一期,頁五|五五,民國七十五年,也對理想住居型態,從傳統禁忌角度提出見解。
  • 蔡穗,「風水的空間結構」,中國地理學示子刊,第柰期,頁九一|九四,民國八十二年。
  • 同註,韓可宗,頁二一|二二。
  • 同註,尚廓,頁三四。
  • 同註,韓可宗,頁一四|一五。
  • 陰陽之本義指日照的向背,《說文》:「今云陰者見雲不見日,陽者雲開而見日。」後來用來指兩種相互對立的氣或氣的兩種型態。《道德經》有:「萬物負陰而抱陽」之說。學者研究指出,戰國時陰陽觀念已發展用來稱謂世界上兩種最基本的矛盾勢力或屬性。如動為陽,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外為陽,內為陰;熱為陽,冷為陰;明為陽,暗為陰。
    基本上,只畏陰陽相合,則為吉祥。因為陰陽相合,達到一個「沖和」的狀態。古人相信天上有顆星,地上必有一個穴位與之對應,在天成家,在地成形。能夠選擇正確墓地,則天星垂光而下照,地德柔順而上載。天地相感,陰陽相合。此即所謂「沖和」觀念。「沖和」的觀念最早見於老子《道德經》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所謂「沖」是相互激盪的意思。陰陽兩氣,感應激盪,從而形成均衡和諧的狀態。這就是「沖
    和」的基本意義。這種沖和觀念也在《葬書》中被強調,風水師相地,必須觀照前後左右、陰陽曲伸,相感和合,以便陰陽沖和。而環境的實質特徵如山巒、河流,構成一理想「藏風聚氣」的要素。活潑曲折起伏的山,層層環抱著山中所護持的「氣」,使氣不被風吹散。
    所謂「氣界水而止」 指山脈延伸的末端有蜿蜒之河流,則可使氣停留,而流動的溪水更可促進氣的循環,使之充塞於整個風水福地。
    參考賴仕堯,「風水:由論述構造與空間實踐角度研究清代台灣區域與城市空間」,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頁四八|五一,民國八十二年。
  • 同註。
  • 韓可宗,「中國古代的環境規劃藝術-風水」,造園季刊,第十六期,頁一○五|一○九,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 張力,「風水術:神秘表象下的防災意識」,歷史月刊,第九十期,頁一七|一八,八十四年七月。
  • 同註,頁一九。
  • 同註,頁二一。
  • 楊瑪利,「這個颱風是有長眼睛的」,天下雜誌,第一百四十三期,頁一四四,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 同註,頁一四六。
  • 同註,頁一四七。
  • 參閱八十五年,自由時報,南部新聞版。
  • 同註,頁六五|七○。
  • 參閱八十五年九月十八日,中時晚報,南部新聞版。
  • 同註,頁一七七。
  • 同註,頁一七八。根據日籍學者堀憲二的研究指出,龍脈被掘而損傷時,一般會採納風水先生的建議,作出修補的措施,使龍脈的生氣再行流暢。修補龍脈大抵是各個府縣的知府、知縣或當地知名仕紳共同負責的。修補龍脈的方法,根據研究有:(一)補修:即將遭挖而遭損傷的主山進行補修。(二)回填:係將被挖掘的龍脈加以回填、填塞,儘量回復原狀。(三)整治:有些龍脈的主山被挖削不成原形,則予以補修整治,以符合風水上的要
    求。(四)建塔:主山被挖掘破壞後,可在山頂建塔,以求均衡並滿足象徵吉祥的要求。(五) 植樹:主山遭挖掘後,地表出現裸露,在風水上視為不吉,因為山不蔥鬱,則生氣不暢,所以除回填外,應植樹綠化。這些修補龍脈之說,今天看來似乎迷信,但在當時卻是相當嚴肅認真的。
    見拙作,「風水-中國人的防災智慧」,聯合報民意論壇,民國八十五八月三十日,十一版。
    同註毖,頁一四○。另國外幾本相關論文,也從風水與環境保護、環境規劃方面來立論,企圖發掘風水在現代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在環境保護的實踐方法與理念部分,大都強調如何順應自然並與自然保持均衡和諧,提出具體的建議與實施方案,值得進一步參考。
    這些論文列舉如下:
  • Xu, Ping, 1990.Feng Shui: A Model for Landscape Analys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rard University.
  • Lee, Sang-Hae, 1986. Feng Shui: Its Context and Mean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 Mills, James Earle, 1992. Spiritual Landscap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rial Mound Sites in the Upper Mississippi River Basin and the Practice of Feng Shui in East Asia (Korea, China, Siting Patterns)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備註:
    本演講稿係應台南市聖心女中,為該校人文學科老師所做的專題演講,時間是民國八十六年元月十六日。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